好端端的茶杯 , 怎取了「猪口」 ( そば猪口 Soba-chyoko ) 這麼草根性的名字 ?
我了解你的詫異。請聽我說 ~
其實 ,「猪口」是朝鮮語「鍾甌 Chyongku」的 - 音譯字 - , 明治時代的日本人取字
功力 , 確實有待商酌 , 但絕無喝茶像親吻豬公之意 , 請別誤會喽。
原本用於盛裝蕎麥麵沾醬的「猪口」 , 由於握在掌心的尺寸恰到好處 , 讓它有了
自由的延伸 ~ 盛咖啡、酒、湯、小菜、點心 , 或搖身一變為菸灰缸、盆栽、香爐
等 , 生活百態皆可恣意地融入其中 , 是「猪口」風靡世間的秘密。
晚間 , 我習慣在飯後 , 放下筷子 , 砌一壺熱茶 , 鬆口氣 ,
隨著夜幕低垂 , 慢慢反芻一天的片尾。
喝茶 , 對我而言 , 是逗點 , 是分號 , 也是句點 ,
是庸碌生活的喘息停格 , 也是摺疊語花的靜謐片刻。
我端詳著掌中的杯子 , 這些沉默不語的「猪口」 , 容我啜飲 ,
也吞嚥了我的私語。
上圖是江戶時代後期的猪口典型 :
「波狀捻紋」的輕緩線條 , 塑造出韻律的躍動感 ,
由深至淺的漸層青染 , 醞釀出立體的影像。
杯緣的幅度服貼著唇 , 好飲。
擒在掌心的適度份量 , 好握。
「四瓣花紋」也是江戶後期的常見圖樣 , 四個圓點簡單地捺印在交叉線之間 ,
花瓣的造型樸拙 , 「染附」特有的青藍色 , 溫暖實在又古趣盎然。
注視杯底 , 小小帆船的底圖 , 沈浸在茶水裡面 ,
背部的橫切斷面 , 正是赤裸裸的土窯砂痕。
瓔珞 ( 佛項鍊 ) 圖樣的杯子 , 裝著烏龍涼麵的沾醬汁 ( 跟蕎麥麵沾醬相同 ) ,
Non-non 特別偏愛烏龍涼麵 , 小肚子一口氣可以容納雙人份量 ,
簌簌簌 ♪ 不換氣。
清朗的麥藁圖案 , 表情十足的線條 , 是阪東晃司的猪口作品 ,
我們在大阪ようび工藝店發現到它 , 一見鍾情。
天冷時 , 沖一杯 Meiko 傳授的薑汁撞奶 , 喃喃低唱著咒語 ,
呵暖硬梆梆的肉體 , 安撫一下冷搐的靈魂。
陶藝家正木春藏所做的仿古猪口 , 著色新穎 , 勾勒自由 , 不遜古物。
我把晚餐用的小菜 ~ 毛豆薯泥沙拉擺在裡頭 , 顯得春意蕩漾。
你會留心器皿的側面底背嗎 ?
跟觀察一個人一樣 ,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, 往往可以讀出某種樣態。
把猪口翻轉過來 , 見到字畫俱佳的著墨也好 , 不修邊幅的背部也罷 ,
仔細撫觸杯皿的暗藏表情 , 是把玩愛物的絕佳享受。
就像閱讀一個人 , 不只看光鮮的表面 ,
晀望那擦身而過的側影和背影動線 , 反而更叫人吟味再三哩。
PS. 「 猪口 」 是茶杯的日文漢字 , 與中文的 「 豬 」 部首不同 , 卻是同義字 。 老實說 ,
被叫 「 猪口 」 , 還真替杯子們難為情呢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