晃到這兒來,莫非想吃一頓下午茶/午餐。「北浜レトロ」和新井ビル的「五感(Gokan)」是我們最愛流連的兩家店。進了「北浜レトロ」發現店內大排長龍,階梯口擠滿了客人,時間是中午一點多。不假思索,我們穿越馬路到斜對面的新井大樓「五感」去碰碰運氣。所幸只消半個鐘頭吧,人龍的流動比較有進展,於是簽了名循序等候,坐在店家備好的座位上,一邊排隊一邊瀏覽店內的人景物。
這棟新井大樓(新井ビル)的建築師是明治時代留學德國的河合浩藏。返日後,他參與了東京的集中官庁計畫,擔任了現今法務省的建築設計。新井大樓外觀正面左右對稱,是希臘羅馬的古典樣式,館內大廳寬敞、天花板挑高,屬於典型的銀行建築風格。如今,挑高的中央大廳成了知名甜點「五感」的總店,此舉影響了大阪堺筋的街道文化,使得堺筋周邊的近代建築也陸續駐進了咖啡、餐廳、喫茶店,已蔚然成風。
握著刀叉湯匙,啜著紅茶咖啡,看他微妙的表情,聽對方的聲音,時間緩緩流過,理想的午後是氣味香醇的。我們點了法國吐司,水果冰淇淋挨在旁邊,入口即溶的酥軟芳甜,融化的不僅是舌尖。
可惜古典建築物的隔間差強人意,房內擺了六七張小桌,座位攏靠得很近,鄰人甲乙丙丁甚至坐得遠一點的歐巴桑,談笑淺吟還是直直傳入耳裡,想躲也躲不及。左邊那桌應該是半生不熟的男女關係吧,右斜角那桌可是黏得緊緊的情侶,隔壁是一組無話不說的姊妹淘,後頭坐的却是說不出幾句話來的沉默母子……古典燈下,牆壁掛的是前新井社長的典藏畫作,以日本味的西洋畫居多。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新井大樓五感(Gokan)
日媚風和,又吃得飽飽的,於是我們拿著導遊書,打算走遍船場一帶(Area Senba)看樓。這區容納了密度最高的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,不到幾步就撞見一幢瑰麗舊樓矗立:高麗橋野村ビルディング、船場ビルディング、生駒ビル、旧小西家住宅、綿業会館、輸出繊維会館……,與我們前後遭遇。
百年前的摩登老建築,外觀褪色了幾分,當年最時髦前衛的驕氣被歲月馴服了,壟罩著一層低明度的色調,那沈吟的主張還是在的,只不過多了一分含蓄,時光之網覆蓋了它,慢慢塑出了它的型。走在舊樓之間讓我感到一種特別的情緒,不能說得清,有點像半濡濕的皺襯衫被熨斗燙平那樣……說是時間來得恰好?還是它們早就等在那裏?我的步伐紛踏在陌生的轉角,却不感到煩躁,陳年古樓已等了我一個世紀,彷彿我的淺齡無知、莽撞斗膽,它都願意默默包容。在紅磚石牆的砌疊裡,我嗅到光陰久駐的音息,流動著一襲溫柔,俯視著我。
在大阪轉地下鐵「御堂筋線」,坐一站就到了「淀屋橋」。下了車爬上一號出口階梯右轉,沿著「土佐堀川」綠蔭步道走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赤煉瓦建築物「大阪市中央公会堂」。「中央公会堂」建於1918年,設計師原是年方29的青年岡田信一郎,之後被辰野金吾更改了數處,最終由辰野片岡負責建造。90年來,在民眾熱心維護整修之下,充滿大正浪漫情懷的「公会堂」已成了「大阪の顔」,更是大阪近代建築的象徵景觀,周邊鄰接著中之島図書館、日本銀行大阪支店等厚重風格的明治建築群,綠林扶疏,風景雅致。
中央公会堂
中央公会堂
中央公会堂
中央公会堂
中央公会堂
中之島図書館
日本銀行大阪支店
高麗橋野村ビルディング
出自安井武雄之手的高麗橋野村大樓(高麗橋野村ビルディング),外觀呈水平橫條的構圖,乳黃色的牆壁微微地傾斜,屋緣裝飾著瓦茸狀的小螺旋圖案,規整的大窗和削去稜角的輪廓,讓人聯想到泥土塑造的戰艦造型。一樓進駐了平民路線的サンマルク咖啡店,可以輕鬆進門去喝一杯。
高麗橋野村大樓
高麗橋野村大樓
船場大樓(船場ビルディング)跳脫了一般的佈局。穿過陳列郵箱的穿廊,幾棵瘦瘠的樹占領了大樓中庭,透天的中庭灑下柔白的陽光照亮了整棟樓房。中庭兩邊圍著一間間房屋,走在屋前的走廊上,彷彿穿越了昔日的教室走廊,每間房子外頭掛著招牌,統一規格的招牌看起來好像寫著幾年幾班,門窗尺寸一模一樣,讓人更難擺脫這個聯想。爬上了二、三樓,視線高過了中庭的樹,少了樹木的屏障,對面的屋子幾乎可以把隔岸的動靜看得一清二楚。窄長的中庭組絕不了雞犬相聞,嗓門大的人,站在走廊上便可以串起門子哪。
入駐在這兒大多是建築創意公司的年輕人,他們沉浸在舊樓的復古奢華中,踏實築夢,簡單大方的隔間,感性似乎比理性多了點。聽說大阪流行在舊樓開小雜貨店、咖啡店、花店,其風潮就是源自這棟悠然自若的船場大樓(船場ビルディング)。
船場大樓(船場ビルディング)
船場大樓(船場ビルディング)
生駒大樓(生駒ビル)
在昭和時代,這個位置是大阪最繁華的黃金路口。生駒鐘錶店不僅販賣鐘錶也賣金飾,在當時,高級鐘錶店如同百貨公司一樣,給人憧憬,讓人心之嚮往。老舖至今仍以華麗的art deco裝飾藝術(アール.デコ)昂首在堺筋的十字路口,每扇窗口站著神氣的老鷹石雕。大樓的右上方崁著一輪大時鐘,正確指著每分每秒。中南美風格的水泥鋼鐵建築,建於1930年。
生駒大樓(生駒ビル)
生駒大樓(生駒ビル)
綿業会館
紡績業是昔日大阪工商業的基幹,綿業会館就是當年榮景的一個象徵標誌。東洋紡社長岡常夫捐出了一筆巨大遺產,投注破天荒的預算造了這座會館,供會員享用。綿業会館傲視全大阪,內部富麗堂皇惹人嘆服,外觀走Beaux Art藝術風,格局氣派宏偉,典雅不凡,不僅反映了當時經濟,更是折射了整個文化,說它是大阪最閃亮的鑽石,一點也不為過!會員制的俱樂部雖無法自由入內,但每個月的第四個周末開放一般民眾參觀,但必須事先預約(人數有限,我們詢問時,預約表已排到兩個月之後)。若有海外親友團來,我推薦來這裡走一趟,一定不虛此行!
綿業会館
綿業会館
輸出繊維会館
村野藤吾設計的輸出繊維会館,外表素淨簡約,但一進大樓內,家具、擺飾、扶梯、燈具,一派的濃厚華麗,尤其這一面模擬大海的斑斕牆壁,更令人難忘。京都畫家堂本印象以三公分馬賽克玻璃磁磚砌出了浪花的躍動感,絢麗奪目的光采不因年代而褪去。
輸出繊維会館
輸出繊維会館
警衛伯伯來回走了三趟,終於開口說了:「還繼續拍嗎?要拍的話請填一下登記表。」他的態度客氣。梅村先生搖著頭:「不了不了,我們就要走了。看到這麼美的牆,忍不住進來按了快門,這就走了。」
警衛伯伯拿著工具離開,梅村先生見機不可失,憋著氣說:「別動,現在光線正好咧。」他大腳一退,(((匡啷啷~!)))好大一聲,踢到了地雷?哈這下被抓也躲不掉啦。。
-初稿寫於結婚十六周年紀念日-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