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2.JPG

 

前天去了一趟京都,因為想看一看楓葉轉紅的進度。

比起神戶,京都的四季更分明,夏天溽熱冬天厲寒,秋季尤其溫差變動大,楓紅的進行總是快了一拍。

我們一抵達京都車站,便感到氣溫降了好幾度,披在身上的手織麻花毛衣(母親織的),顯得有點單薄。

縮縮脖子,出了車站的改札口,仰頭為壯觀的鋼架屋頂按了幾張相。偌大的前廳已經架飾了一株高大的聖誕樹,

流動著一股摩登氣息。我請丈夫為我拍了一張,站在川流的人潮中,我仍然覺得篤定;不同於大阪,京都儘管聚集

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,也不會讓我特別的不適或疲累,也許是源於一種頻道相近的安心與熟悉。

 

033.JPG

040.JPG

 

往地下鐵走,今天打算去錦市場逛一逛,瀏覽京都廚房的野菜漬物,去「有次」買印模子,物色一些小雜貨。

在「四条站」下車,我們避開了陰冷的地下街,早早鑽出了地面曬太陽。一抬頭望見「大丸京都店」的孔雀開屏↓

整座建築物的味道跟古典洋樓的「大丸神戶店」很不一樣,有點突兀的孔雀雕像讓人不禁莞爾,身體也暖了。

 

044.JPG

 

轉進錦市場的小巷,熱絡的氣氛緩緩地瀰漫。

週三是商店休假的固定日子,不管是神戶京都,一遇到了週三,緊閉的店家幾乎占了半數,整條街立即顯得寂寥。

可惜梅村老爺只在週三休假,明知條件不利也只能在最冷清的週三造訪這裡。

所幸,漬物京菜店沒有關門,甘栗專門店依舊大排長龍,老牌的「有次」店家,更是擠滿了客人,

歐巴桑和西洋觀光客同樣被堅實的職人氣質吸引,嗅聞著老舖的空氣,選購著心儀的貨色。

 

058.JPG

060.JPG

073.JPG

076.JPG

 

挑了幾款印模子(抜き型),端視著價錢和圖樣,我猶豫了一下。

手工的印模子,姿態各有微妙的不同。我瞅著它們的輪廓,想像著被刻出來的蔬果會呈現怎麼樣的愛嬌線條?

一邊也詢問老爺:「哪個好?該不該挑幾個?」中型的印模子,單價¥1260円,並不便宜。

 

099.JPG

 

慎重地挑了三款印模,步出了「有次」,緊接著找黑豆老鋪想吃它們的招牌御膳午餐;可惜週三休息,沒開。

於是調頭走回大街,往祇園方向,又遇上了「十二段家」掛出「午膳時間已過」的看板,好淒涼~

下午兩點十五分,已經不供應午餐了?(餓...... )

餓昏的我,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手作便當:有一款豆皮青菜卷的便當,很吻合以豆腐聞名的京都城,要是帶在身上,

多好?

 

058.JPG

 

豆皮青菜卷

 

材料:

豆腐皮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兩張

青菜(小松菜、菠菜或任何青菜).... 150g

麵粉+水(麵糊) ...................... 適量

麻油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適量

 

橘醋醬:

醬油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.5大匙

柑橘汁或檸檬汁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小匙

昆布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大匙

 

作法:

cats.jpg

 

用無水鍋燙青菜:

1. 在青菜根莖部劃十字刀,清洗乾淨。

2. 使用無水鍋燙青菜,可大幅縮短時間:先熱妥無水鍋,再投入青菜在鍋中(不添水)。

蓋上鍋蓋,直到煮沸冒煙,就立刻熄火,燜一分鐘開鍋倒出青菜,沖涼水(只需花費一分鐘,營養不流失。)

3. 直接在擰乾的菜上面倒醬油,再瀝乾多餘的水分。

 

cats1.jpg


劃開豆腐皮:

1. 用一鍋滾水燙豆腐皮,去除油膩,也方便操作。再用麵桿壓滾一下豆腐皮,使豆腐皮容易分離剝開。

2. 用剪刀剪開豆腐皮的三個邊,展開豆皮成一張平面,再將平面切半,分成四張豆皮來包青菜。

 

032.JPG

 

3. 將青菜略分四等分,依照豆皮的長度裁剪,留意菜莖和菜葉的厚度,均勻地鋪上豆皮上。

4. 鋪一層保鮮膜在底下(若有壽司竹簾卷,更好捲),在豆皮上端塗上麵粉糊(當作醬糊以固定青菜卷)

緊緊地捲動保鮮膜,做四個豆皮青菜卷。

5. 熱平底鍋,把捲妥的豆皮青菜卷入鍋煎一下,使豆皮著上微焦的金黃色,起鍋,切半,淋上橘醋醬和麻油。

PS. 若在家裡吃,另外切蔥白絲薑絲撒在豆皮青菜卷上,再淋麻油及橘醋醬,風味更佳!

 

044.JPG

 

便當中除了豆皮捲青菜,還有醬烤鰆魚和什錦鹿尾菜,若有興趣,請參考食譜連結:

醬烤鰆魚

什錦鹿尾菜

 

039.JPG

 

肉捲蔬菜在我家的便當Menu中大行其道,有肉有菜的均衡可說是便當菜中的秀才;若要貪心地追求低脂高蛋白,

豆皮青菜卷可謂更勝一籌,不過,調味的難度偏高,需要巧妙斟酌。

橘醋醬可用市售的「ポン酢醤油」取代,若找不到,請參考上述的橘醋醬的綜合調味料。

 

131.JPG

126.JPG

 

回到京都街頭。

我們轉去「權兵衛」吃簡單的午膳,這家老店的蕎麥麵十分馳名,我點有竹筍、香菇、蒸蛋、はんぺん、三つ葉

的蕎麥麵,丈夫則點了親子丼,味道芬醇口感潔爽,但分量不夠飽。

微空的肚子,正好可以去喝茶吃點心!

 

103.JPG

 

「要紅茶咖啡蛋糕?還是抹茶和菓子呢?」

來京都,當然選擇後者囉。

我們先去箔紙店買了幾張銀箔紙,再往京都市役所方向,去茶舖「一保堂」喝茶。

 

147.JPG

148.JPG

 

我們點「抹茶(お薄)」,和菓子先被送上來。

一般來說,先吃完和菓子再飲茶,才是標準步驟。

為了拍照,我把和菓子保留下來,待抹茶一同入鏡,好讓看官瞧個仔細。

 

150.JPG

 

「いただきます。」容我開動了。

劃下椿花白餡的和菓子,一口甜蜜~♥

拭淨木叉子,把菓子盒拿開,端正飲茶。轉三個手勢動作,飲三口;最後一飲,可以出聲喝盡,不會失禮。

「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。」美味的抹茶不僅入口溫文,連飲完的茶碗也顯得儒雅標緻,帶著「過去完成式」的美。

京都的楓紅還未到三分,等月底,再過來一趟吧。

 

153.JPG

 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arrow
arrow

    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